毕节学院:毕节学院简介


  毕节学院是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,由原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。毕节学院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,在69年的办学历程中,依托毕节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,学院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。     办学历史   1931年,毕节县立初级中学创建。   1938年,毕节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。   1950年,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更名毕节师范学校。   1958年,毕节师范专科学校创建(合署)。   1961年,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毕节师范学校。   1953年,贵阳民族师范学校创建。   1958年,贵阳民族师范学校更名贵州省毕节民族师范学校。   1962年,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改建毕节中学教师进修学校。   1975年,毕节师范学校升格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。   1978年,毕节地区五七师范大学改建贵阳师范学院(毕节大专班)。   1981年,贵阳师范学院(毕节大专班)升格为毕节师范专科学校。   1993年,毕节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。   1980年,毕节三中更名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。   2005年,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毕节教育学院、毕节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毕节学院。   2014年5月23日,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。     办学条件     院系专业  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,学院下设人文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教育科学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 、理学院、化学工程学院 、生态工程学院 、矿业工程学院、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、艺术学院 、机械工程学院 、体育学院14个学院;开设38个本科专业。     师资力量  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,学院有在职教职工882人,其中具有博士23人、硕士学位359人、教授41人、副教授201人。有兼职教授、客座教授和名誉教授97人,外籍教师3人,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。     学科建设  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,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、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、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。     教学建设  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,学院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、省级精品课程2门,校级精品课程22门,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。     学术研究     科研机构   截至2013年底,学院有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,省级工程中心1个,14个校级科研机构。     科研成果   2011年,全校发表学术论文325篇,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2篇,SCIE、EI、ISTP、CSCD、CPCI-SSH收录人大复印资料共35篇;出版专著11部、成果获奖15项。[16] 2013年学校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立项115项。     文化传统     校徽   校徽整体采用毕节学院前两个字母“B”、“J”为设计元素,进行创意组合,整体采用圆形,犹如一个时钟,从建校的1938年开始无限旋转,代表毕节学院传承多年的办学理念,秉奉现代大学精神,   励精图治,艰苦创业,生生不息,永不止步,开拓创新,持续发展的奋斗精神。   字母“B”的一部分如一支笔,翰墨校园,书写辉煌,彰显了毕节学院浓郁的文化氛围,蕴藏着育人为本的内涵;字母“J”犹如毛笔划出的一个笔锋,遒劲有力而不失灵动飘逸,象征着莘莘学子弘毅力行、知行合一、建设祖国、服务社会的执着信念。   校徽图案天圆地方,天人合一,同时又兼具阴阳哲学,太极文化等传统经典文化,和谐统一,厚重丰富、经典稳沉,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标志的构成兼具传统与现代,整体大气典雅,恰如其分的与毕节学院深厚的文化根基,先进的办学理念相呼应。     校训     明德笃学 弘毅力行   一.校训立意   “明德笃学 弘毅力行”是对毕节学院办学理念的高度概括,体现学校的办学方针,培养目标,又体现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,不仅言简意赅,而且寓意深刻,富有哲理。八字校训既独立成意,各有侧重,又相互联系,浑然一体,涵盖了教育思想、治学精神、品格修养等方面。同时,校训与毕节学院 “艰苦创业、 不断进取” 的办学精神和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创业、求实进取、无私奉献”的毕节试验区精神的紧密结合。   二.校训解读   “明德”,就是要明晓事理,涵养品行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,是中国传统 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精华。“德” 为一切之根本,是育人为本、 德育为先的体现。 “明德”不仅要修个人之身,养个人之德,还要心怀天下。   “笃学”,“笃”,一心一意、坚持不懈;“笃学”,专心好学。语出《三国志.吴志》。 寓意学生敏而好 学,博闻强识;教师诲人不倦,刻苦钻研,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   “弘毅”,“弘”为宽广;“毅”为强忍,有毅力,志坚不拔,持之以恒。语出《论语?泰伯》。“弘毅”指宽宏坚毅。抱负远大,意志坚强, 是师生为人、为学、为事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,是成 就事业的根本保证。寓意学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,广大师生“艰苦创业、不断进取”的信心和勇气。   “力行”,意为努力实践,竭力而行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。意为在求学向善的过程 中不仅要专心好学,还要尽力践行。“力行”是学的结果,就是要努力实践,学以致用,做到知行合一。 “力行”就 是全力以赴去实现愿景的自觉行为。体现了地方高校培养信念执著、品德优良、知识丰富、本领过硬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,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。   “明德笃学,弘毅力行” ,秉承“艰苦创业、不 断进取”的办学传统,用以教导师生注重品德修养、 具有刚强的意志力、敏而好学、刻苦钻研、不断 实践、知行合一,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。
 

相关推荐

相关文章